理财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

  自2005年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并不顺利。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为防范金融系统风险,不良资产证券化在2008年被叫停。在2014-2015年资产管理公司才陆续发行几单,规模占比极小。而银行则仍未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

  随着近年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传统行业盈利表现转弱,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季上升。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银行资本压力,提高其信用创造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今年普遍缺乏高收益资产的大环境下,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出现或许将成为投资机遇。

  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选择上,需要从信用风险比较和与同信用等级的债券品种间的息差进行分析。信用风险关注点在于:交易结构、主要参与方、基础资产池信息描述、回收率预测和现金流测试、以及增信安排。

  交易结构:各产品的资产服务机构报酬支付顺序和比率有所差异。该服务报酬是为提高资产服务机构的资产回收处置动力。早期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中资产服务机构报酬是在优先和次优顺利获得当期利息后才得以全额支付。

  基础资产分析:06-08年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池中可疑贷款占比最大;入池资产的未偿本息余额覆盖发行规模比率较大;采取抵质押担保形式的贷款余额占比较小;资产分散性弱;内外增信安排多样化;次级层厚大。14-15年,资产管理公司所发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资产信用风险有所缓释,入池贷款均归为资产管理公司的正常级贷款;加权平均存续期明显缩短;抵质押担保形式贷款余额占比明显提高。抵押资产主要为房地产,抵质押物的初始抵质押率较低。不过,产品并未设流动性支持和超额抵押覆盖。而与银行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统计信息相比,资产管理公司所发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与城、农商行所发产品颇为相近。

  今年年初有消息称,不良资产证券化即将重启,五大国有银行有望成为首批获得试点额度的金融机构。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业过剩产能逐步出清所致的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将一定程度上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提高其信用创造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今年普遍缺乏高收益资产的大环境下,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出现或许将成为市场机遇。开篇我们将对国内现有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风险关注点、交易结构以及后期不良证券化市场前景进行判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