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年如何挑选银行理财产品?

  在十几年前,咱们的日常生活里并不存在“理财”这个概念。那个时候一方面大家挣的都不多,没有什么结余;另一方面余钱要么存在银行,要么去买国债,也没有什么值得动脑筋的地方。最近七八年来,不仅银行可买的理财产品多了,银行之外可以投资的渠道也多了,所以才开始需要对手里的余钱专门打理一番。

  各位朋友不妨回想一下,市面上的理财产品尽管越来越丰富,可是银行理财产品不管是数量还是总金额依然都是主流。尽管新闻里总能看到银行理财产品的负面新闻,例如赔本或错买之类的事情,整体上看银行仍然是普通人理财最主要的渠道。不管是经营实力还是风控能力,银行在中国的金融机构中在短时间内也无法被代替。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应当在自己的理财规划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那么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到底是高还是低呢?这篇文章要和大家聊一下如何挑选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

  首先要对“银行理财产品”这个模糊的概念讲讲清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基础,不仅自己有资格推出理财产品,而且可以代理销售其它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以上两种理财产品都可以在银行买到,可如果买的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银行的责任显然是充分告知风险不要误导客户,到底赔不赔钱和银行是没有关系的。例如最典型的投资类理财产品基金,你通过银行购买了基金公司的基金,等于把钱通过银行交给基金公司去投资股票,多挣了钱不必和银行分账,赔了钱也不能去找银行兜底。由于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种类太多,既有风险高的基金,也有基本没风险的国债,很难纳入同一个模式去判断,只能各位遇到实际情况见招拆招了,只要别误以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己推出的理财产品就行了。

  达成这个目标的窍门,就是认真通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在银行买理财产品,一定会有正规的手续,其中购买银行自己推出的理财产品一定会有详细的产品说明书,最后还需要本人的签字才能生效。拿到这份说明书后,一定不能嫌麻烦直接签字拉到,一定要认真观察。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有两个,一个是你和谁签约,另一个是产品风险等级。签约对象很好理解,如果你是和银行签约,那自然购买的是银行自己推出的理财产品;和别人签约的话,自然有可能只是代销其它金融机构的产品。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产品风险等级一定会出现在产品说明书上,一共是R1至R5五个等级,分别适合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和和激进型的用户购买。对于普通人来说,谨慎型和稳健型占绝大多数,认准R1和R2等级的理财产品出现赔本风险的概率非常非常小。

  如果想进一步搞明白理财产品的风险,还要看投资范围。如果投向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和银行间拆解市场,那么通常来说风险较小;如果投向中出现股票、基金、外汇、信托等资产,那么风险会相对较高。这个判断方法需要具备较多金融知识,普通人还是以关注风险等级为主。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能有多高呢?如果投资于非常特殊的产品,风险会高到超出你的想象。前几年,曾有国内富商在香港某银行购买了一款标的为累计期权的理财产品,一年下来不仅8000多万港币全部赔光,还倒欠银行9000多万。这种名叫KODA的累计期权,简单说就是以固定价格不停买入股票,所以当股票价格上涨会赚钱,下跌会巨亏。显然这位富商是没有仔细看清楚投资范围就买了这款理财产品,才落得如此下场。各位可以放心的是,这种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国内银行还没有涉足。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有“募集期”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你买的时候不会立刻计算收益,需要过了几天的募集期之后才开始。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通常三五天,不会很长,可是如果非要等到最后一天再买,很有可能会买不到。所以,如果是没有急用的钱,可以选择三个月以上的期限来降低募集期的影响。例如,三天募集期没有收益,对30天的理财产品影响就比较大,对半年的理财产品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