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计算股票价值的典型方法?如何计算公司的价值?
下面,我想介绍两种典型的计算方法:
1、红利贴现模型
首先,我们来看一种著重于股东的股票价值计算方法。股东的收益一般来自红利收益和股票升值收益。我们将“红利收益”称为“股利收益”,将“股票升值收益”称为“资本利得”。假设股东永久持有某只股票,其收益就只有“股利收益”了。
因此,我们可以将股票视为未来息票价格未知的“永久性债券”。我们将这种计算理论股价的方法称为“红利贴现模型“。与债券不同,股息中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其风险性自然要高一些。因此,在计算时,选择的贴现率也要比普通的债券大一些。
但是,我不得不提一点,就算红利贴现模型在理论上是绝对正确的,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而言,最为有利的并不是直接分配最终净利,而是将其保留在企业内部,用来投资设备等。这样一来,可以更为有效地拓展公司规模,实现更高的赢利。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连续多年不分红的局面。
如果按照顺序来预测成长期结束5年后的股息,虽然可以计算出理论上的股价。但从实际而言,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测那么远的事情。因此,红利贴现计算模型只适用于电力公司等稳定成熟的企业。
2、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在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中,可以根据公司业务本身带来的现金流,计算出企业价值,并求得股票价格。即:从营业积累的现金流中扣除维持公司正常运转所需的投资和税金,剩下的就是归属于公司投资者的现金流(FCF)。
在该模式中,自由现金流(FCF)=税后营业收益+资产折旧费-设备投资额-运营资本需求。这笔资金归投资者所有(即债权人和股东),可供投资者自由使用。
企业价值EV(Enterprise
Value)是对未来全部FF进行折现后的现值。它属于债权人和股东共同所有。
然而,债权人应得的份额是一定的,与企业未来的业绩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虽然,利息水平发生变动后,会对债权人应得的份额造成微妙的影响。但是,与股票不同,这一份额的账面价值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时,账面价格中债权人应得的份额都是用负债来表示的。
此外,我们可以将盈余的现金看做是已偿还的欠款,并以此来计算净负债(net debt),这样一来,股东们应得的分红份额就变成了企业价值EV扣除净负债后的差值,即,股东们应得的分红份额=企业价值-企业的净负债。
如果用股东们应得的分红份额除以企业已发行的股票数,就可以计算出每股股票的理论价值,即:理论股价。说到这里,不知各位读者是否能够理解。如果能够完全理解的话,就太令人钦佩了。
因为要了解公司价值的计算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所以,乍一看起来,让人觉得有点儿头大。但是,实际上你只要牢记一点,公司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总和折现后的现值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