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错误的理财观念都有哪些?没钱的时候该怎么理财?

  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收入不高的人一谈起理财,就觉得这是一种奢侈品,他们大都认为自己收入微薄,无“财”可理。殊不知,理财是与生活休戚相关的事,只要善于打理,即使是收入一般亦有可能“聚沙成塔”,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在某城,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虽然收入不多,但足够维持日常生活。

  突然有一天,丈夫跟妻子说:“我下岗了,家里的钱可能维持不了多久,看来咱们得借钱度日了。”

  妻子听到颇显惊讶,但过了一会儿笑了笑说:“哦,没关系,别担心,我们还有钱应该可以应付你找到工作前的花销。”

  丈夫很奇怪:“咦,哪儿来的钱?”

  妻子说:“我就知道你不懂存钱,所以每次都在你给我的钱里面扣出一点几作为储备。虽然我们的收入不多,但是扣出这些钱对我们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日积月累,几年来,我已经积蓄了不少了,至少可以顶一年的收入了。”

  丈夫差赧地笑笑说:“呵呵。还是你想得周到,我怎么就没想到?”

  不需强调,你可能就是故事里的“丈夫”,因为收入不高而不去理财,并总在嘴边叨念着“我没财可理”这样的话。尤其是刚上班的工薪族,总是抱怨自己的钱每个月只能剩下一点点,没有必要理财。显然,这样的观点是一种误区。

  只要理财,再少的钱都可能给你带来一份收益,而不理财则再多的钱也会有花光的时候。

  再者,理财中还有一种奇特的效应,叫做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将马太效应运用到理财中,是说只要你肯理财,时间久了,也就积累了更多的财富,有更多的机会收获成功。

  我们先看个案例:

  光成和青楠是同一个公司的职工,他们每月的收入都是2000元,光成刚开始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400元存在银行做储蓄,经过3年,积累了近15000元。然后,他将其中的5000元分别存在银行和买了意外保险,再将剩下的1万元投资了股市。起初,股票上的投资有赔有赚,但经过2年多的时间,1万元变成了4万多元,再加上后面两年再投入的资本所挣得的贏利以及留存在银行里的储蓄,他的个人资产差不多达到了七八万。

  而青楠则把钱全都存在了银行,五年下来扣除利息税,再加上通货膨胀,他的钱居然呈现了负增长。也就是说如果他和光成一样,每月存400元,那5年后,他的存款也不过是25000元。

  5年的时间,就让两个人相差将近5万元!一年就是1万,那么40年后呢?就是更大的数字了。而且,光成因为积蓄的增多,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和财富进行投资,也就是能挣更多的钱。青楠则可能因为通货膨胀,积蓄变得更少。

  案例正应了马太效应里的那句话,让贫者更贫,让富者更富。即便是再小的钱财,只要你认真累积,精心管理,也会有令人惊讶的效果,并让你有机会、有能力更加富有。